最新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TEl:400-122-4451
联系半岛·体育 详细
电话:
400-122-4451
邮箱:
gzyxr@bandaoty.com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培育技术
当前位置: 半岛·体育 > 培育技术

半岛体育常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精选(九篇)

发布时间:2024-06-24 点击量:709

  半岛体育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常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今时代,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作物栽培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样就促使其产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保证农业不断的向前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农业人口在不断的减少,并且随着自然灾害的多次发生,这样就促使农作物产量非常不稳定,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因此一定要设法提高栽培技术,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才能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量。

  现阶段,在栽培农作物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技术包括:配方施肥技术,这样可以提高施肥的水平;在灌溉的时候,采用小畦沟灌、间歇水流灌溉等技术;修筑梯田、节水播种以及应用化学抗旱等旱地农作技术;轻简栽培技术;对于中低产地方,要建立综合性治理、增加产量的技术体系。在农作物生产中,上面每一种技术都与产量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栽培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每一个细节,并且熟悉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这样就可以合理的运用每一种技术半岛体育,从而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产量。

  根据我国目前的形势,在进行农作物栽培的时候,受到小农经济的严重影响,通常传统的观念对种植非常重视,但是却忽略了田间管理;非常重视农作物的施肥问题,缺忽视了病虫害的防治,并且没有根据的运用先进技术,从而就造成栽培技术不能符合当地的农业生产。针对现状的现状,一定要转变传统管理观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并且增强田间的土壤肥力,从而就能够很大程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现阶段,因为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它们的产量,也对其栽培技术有着影响。例如:在田间施了很多化肥,在很长时间之后,土壤就会发生板结、酸化等情况,从而就促使土壤的肥力出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继而对农作物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恢复土壤的肥力,并且对其进行深度的翻土处理。此外,倘若农药使用过多,这样就会造成农作物抵抗病虫害能力在不断的减弱,就要培育优良的品种,并且对栽培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就能很好的改善种植面貌。

  从古到今,我国都是农业大国,并且在劳动人民的努力下,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农业栽培经验。目前尽管很多传统的经验与现代的生产不相适应,但是却能够大大的提高产量,因此,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时候,要收集一些有关的资料和经验等,并且大力的推广新经验,从而就能够将传统的栽培技术与现代化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量。

  对于农作物来说,良好的生产环境对其生长和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在生长过程中,关照是最重要的方面,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前提条件,所以在进行农作物栽培的时候,一定要具有很好的光照条件,并且适量的延长光照的时间,以及利用立体种植、套种等方式,从而就能够增加农作物的光照面积,提高种植的复数,继而延长它们的生长时间,实现高产量。

  要想确保农作物的产量,要对其进行育种,并且要选择抵抗病虫害能力比较强、抗逆产比较稳定的优良品种。通常情况下,选择优良品种的方法有很多,所以多种方法间要相互配合,这样才能提高育种的水平,缩短育种时间,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在农业生产中,要想提高栽培技术,要做好土壤耕作、施肥以及病虫防治工作。首先因为土壤耕作技术能够创造很好的耕层结构,这样不仅对农作物生长非常有利,还能够保证土壤有适当的孔隙比例,从而协调好水分的分布、土壤中的肥力。同时农作物生长中,还要清除好杂草、疏松表土,这样才能实现土壤的高产。除此之外,在对农作物施肥的时候,要根据气候、土壤以及产量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化肥,并且确保化肥配合比例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特征,从而就能够发挥化肥的效果,保证农作物的高产量。

  近些年来,我国化肥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这样就促使很多农业用户对土杂肥及绿肥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这是追求比较片面的高产量,经常加大化肥的使用数量,从而就造成土壤呈现出了不断恶化的趋势,例如:土壤板结很严重,以及酸化、毒化也比较严重,就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现阶段,在进行农作物栽培的时候,一定要不断的转变栽培观念,主要是利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方式对其进行管理,这样就能够提高产量。同时在施肥的时候,可以采用有机物,并且采用合理的配方进行化肥的施加,从而就能够大大的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实现产量稳定的效果。

  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从过去总结栽培经验我们可以知道很多提高产量和预防病虫害的措施,例如:在进行马铃薯生产的时候,施加高锰酸钾,这样就能够大大的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也能够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在红薯根膨发的时候,可以采用50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00倍的米醋溶液对页面背部进行喷洒,要喷洒2次,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实现高产量。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量,一定要选择优良的品种,并且不断的改善栽培的环境。同时还要利用先进的栽培技术,这样就能够保证生产的质量和数量,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效益,推动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1]梅淑芳,吴芳云.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探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01):23-24.

  过去我国果树栽培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农药残留、品质差、单产低等,不仅影响了果树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影响了果树农业的生态效益,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果农要积极学习果树栽培的相关技术,实现科学栽培,提高产量和品质,提高经济收入。

  在果树栽培中,如果没有选择良好的生长环境,影响果实的质量。在栽培选址中,一些果农随意性和主观性比较强,存在着不科学的问题。如果不了解气候、水源、土壤等条件,对种植区域进行实地查看,有可能对果树的种植产生不利影响。一些种植区域与化工企业距离比较近,果实表面就会受到空气中的污染物侵害,降低果实的质量。如果地下水的污染比较严重,存在的重金属被果树吸收,也会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和果实的质量。

  套袋、喷洒化学农药,是防治果树病虫害的重要方式,但是这些方式本身存在一定的弊端。喷洒化学农药,虽然方便,而且效果明显,但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可能污染周围的环境。套袋虽然安全性比较高,但主要针对某一些部位的病虫害,而且工作量较大。果实的质量和产量和施肥、套袋也有密切的关系[1]。如果果农没有控制好时间,或者使用的方法不合理,都会影响果实。部分果农只通过经验进行施肥或者套袋,并没有掌握专业的栽培技术,并不能保证果树能够健康成长,以及果实未来的产量和质量。还有一些果农为了节省成本,没有施肥和套袋。

  为保证果树的健康成长,提高果实的质量和产量,在果树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

  第一,调节土壤环境。要注重土壤的翻耕,保证良好的土壤状态,为果树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积累,改善土壤耕作条件。同时要注重科学灌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喷灌或者滴灌。水分的吸收直接影响果树的成长,灌溉十分重要,合理的灌溉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的盐渍化问题,最大化地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实现科学栽培。

  第二,要注重修剪。在夏季要及时修剪果树,保证果树冬季的成长,防止枝条消耗过量的营养。夏季修剪可以平衡果树体内的养分,促进花芽的分化,提高果树的品质。在对果树修剪时,要防止损伤树体,把握好修剪的程度。

  第三,合理使用食用菌和有机肥,果树栽培中,对株行距有特殊的要求,随着果树的生长,不能满足正常成熟需要的光照,反而增加除草负担,浪费地力资源。行间遮光度在大约70%,正好适合食用菌的生长,果农可以合理利用食用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菌丝的表面积大,可以帮助树木吸收养分和水分,树木能够提供碳水化合物,促进菌丝的生长,提高果农的综合收益[2]。有机肥富含大量有益生长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残体,污染少,来源广,并且养分全面,是绿色食品生产的首选肥料,果农要加强有机肥的使用。在施用有机肥前,要进行充分的发酵腐熟,促进果树对养分的吸收。对于有机质含量偏低的土壤,要持续使用。施用的时间应该是秋季果树落叶后或者秋梢停止生长后,土壤封冻前。

  第四,充分利用光照。光照直接影响果树的产量和质量,果树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无机的营养,转化成有机的营养,提供给果实生长。果农要注重创造良好的光照条件,构建通风透光的树体结构,增强光照,均衡分布各类枝条。要注重对树冠和树高扩展的限制,保证每行果树不遮住光照,能够使树冠上下、内外、层层见光,还要注意避免背上枝遮光。在枝组分布上,主要保留斜生枝,充分利用不同层间的光照。

  第五,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果农要掌握果树的营养特点,并根据具体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栽培措施。许多果树都是多年生作物,需要供给全面营养,尤其在盛果期,更加要重视水、肥料的管理。果树在冬季也会休眠,果农要注重改善和调节果树的营养,促进来年的生长和发育。果树在生长发育中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其中一项重要的微量元素是硼素,良好的硼素营养能够提高果实中糖的含量,提高维生素的含量,增强果实的香味和风味[3]。硼肥作为追肥,可以在果树开花前、开花中和开花后各施用一次,另外还有注意硼砂液的浓度,不应过高。

  总之,水果是人们生活的必备品,果实的质量是果农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果树栽培要科学合理,掌握技术要点,调节土壤环境,及时修剪,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充分利用光照、有机肥等,提高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业生产的追求已经从单纯高产转变为优质高产,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然而在传统土壤蔬菜种植中,农药及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依旧被大量使用,其实这些物质并非是蔬菜生长必需的元素。而自无土栽培作物试种成功以来,传统作物栽培逐渐摆脱了自然土壤的束缚,出现工厂化生产趋势。无土栽培可以通过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的营养液来为植物提供营养,使植物完成正常的生命周期(图1)。

  道家中的五行元素“金木水火土”彼此衍生,相辅相成,无土栽培技术也有其“五行”生存之法,即温、光、水、气、肥。协调管理无土栽培的“五行”元素,可以大力推动无土栽培技术的进步。其实在生产中,只要按照蔬菜自然生长规律,满足无土栽培的“五行”(温、光、水、气、肥)元素,蔬菜作物自然会旺盛生长,无需添加额外外源物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减少农药和植物生长激素的使用量。另外,很多蔬菜种植者在生产中忽略了对植物根系的培育,反而在叶面上使用各种激素从而实现作物高产,这样往往得不偿失。其实,通过培养健壮植株根系(图2)来培育壮苗(图3),可以大幅度降低植株病害和缺素症状的发生,提高产量。

  植物种子只有在合适的温度下才会萌发,保证植株健康生长,开花结果。目前,中国北方的日光温室(图4)与智能连栋温室(图5)大多采用暖气(圆翼型散热器)进行加温,而南方大多日光温室没有配备采暖设备。由于蔬菜不同种类之间有不同的温度适应范围,所以在调控无土栽培的温度时,需根据植物类型进行实时调控,保证无土栽培蔬菜的生长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中。

  光照直接影响蔬菜作物产量,不同作物的需光量也有所差别。因此进行规模化无土栽培生产前,需着重考量设施的采光问题。目前,中国日光温室(图6)基本是东西走向,在设计时还需综合考虑当地方位、太阳高度角等问题。而智能连栋温室(图7)四周与顶部均可接收光照,其受方位限制较少,这也体现了智能连栋温室采光的优越性。对于内部种植布局的设计,栽培设施要遵循以下原则:设施按南北走向布置;栽培设备的高度要统一衡量,尽量不要遮挡后面作物;生产型温室内基本以一种作物为主,教学观赏型温室大多是多种栽培模式、栽培作物的集合,要考虑将叶菜、果菜分区域布置,为营养液分区灌溉以及作物的高度考虑。部分温室也会进行植物补光,包括卤灯、LED灯(图8、图9)等。补光时需要根作物的需光量(表1)进行设计安装,从而达到光能的最大利用效率。

  在植物生长中,有2种气体是必不可少的:①O2供给作物呼吸;②CO2为作物光合作用提供碳源。大多数无土栽培作物出现的问题都与氧气有关,尤其是作物根部缺氧会导致植物根系发黑腐烂,从而使营养吸收环节受阻,最终导致植株病变。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增氧设备增加无土栽培营养液中的含氧量,或通过基质栽培、气雾栽培、营养液膜(NFT)栽培等方法解决无土栽培中植株根系缺氧的问题。另外,生产中还可以在温室中增加简易的CO2发生装置以补充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碳源。

  水是生命之源,不可或缺,无土栽培对水质要求更为严格,不管是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还是现代化连栋温室,蔬菜生产水的过滤(图10)和消毒系统都是必不可少的。水过滤和消毒系统主要是对水培系统中的回水进行紫外线消毒,避免水中的病菌相互传播。另外,还可采用营养液传感器以及PH、EC检测仪等设备分别测定营养液和回收液中各养分的含量和营养液的PH、EC,从而掌握植物对水分的吸收量并进行时时调控,实现精确灌溉。现在常见且运行较稳定的水培形式有立体管道栽培、螺旋管道栽培、斜坡管道栽培、滚桶栽培(图11~14)等,都是对水培进行艺术化处理,满足生产功能的同时更具观赏性。

  合理的肥料配比应该包含作物生长所需的多种必要元素。不同作物所需生长元素种类及用量不同,想要实现蔬菜优质高产,必须进行专肥专用,即对不同的蔬菜品种使用不同的营养液配方,通过水培、基质滴灌等方式将植物肥料直接运输到作物根部,达到节水节肥的目的。

  气雾栽培是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后直接雾喷到植物根系上,从而为植物提供水分、营养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气雾栽培可以较好地解决根系的水气矛盾,不会导致植物根系出现缺氧现象,其养分及水分的利用率高,养分供应快速而有效。由于气雾栽培大多为立体栽培,还可提高温室空间利用率,有效栽培面积比平面栽培高2~3倍,易实现栽培的自动化管理。但是气雾栽培的首次投入较高,对基础硬件要求也相对较高(尤其是电力方面),即使是短时间停电也会对植物造成伤害(因此专人专管负责制非常重要),三角形和塔形为2种常规的气雾栽培模式(图15)。

  岩棉栽培(图16)是将植物栽植于预先准备好的岩棉中,岩棉是经高温制成的,作物避免了传统栽培方式中病虫害交叉感染的问题。由于岩棉的纤维密度小,毛细管水的上升高度只有20~30 mm,而上部则主要是空气,可以保证根系呼吸和养分吸收。岩棉板的规格一般为长100 cm,宽25 cm,厚度10~15 cm[2]。目前,适于岩棉培的作物种类较广泛,应用成功的有番茄、黄瓜、茄子、甜椒、甜瓜、香石竹、玫瑰、兰花等。其中,岩棉栽培番茄、黄瓜的长势好、产量高、果型正、品质好、管理方便。另外,茄果类、瓜豆类及叶菜类蔬菜应用岩棉块进行育苗(图17),还可以提高出苗率。

  椰衣、椰糠作为椰子深加工的副产品,具有保湿、保温、疏松、透气等效果,椰糠能吸收比自身重量高8倍的水分[3],椰糠纤维和椰糠都是很好的栽培基质(图18),目前椰糠已经在果蔬[4-10]、花卉等方面广泛应用,而且效果较好。以Pelemix公司的产品为例,椰糠条尺寸为长100 cm,宽18 cm,

  高16 cm,膨胀后容量大约为29 L,塑料包外面为白色,里面黑色。内部有UV膜(配方涂料涂布于薄膜基材表面)保护,可使用3年。每个生长包可栽植6株,生长包使用非常方便,养分吸收率高,可达3/4。多个排水道能够将基质的营养成分分离,进行筛选。这种筛选可以从植物幼苗的根系吸收养分到植物的成熟期,为植物提供理想的水分、空气的比例,促进植物更好的生长,提高产量。

  混合基质栽培通常将蛭石、草炭、珍珠岩以科学比例进行混合,作为蔬菜的生长介质。现常见的基质栽培方式主要有墙体栽培、A字架栽培、箱体栽培、桶体栽培(图19~24)等,其实都是将基质装在固定容器中进行蔬菜种植,不同点就是容器所适合栽培的蔬菜作物种类、受光面积、利用率及美观程度不同。

  NFT栽培又称营养液膜栽培(图25)是使用塑料薄膜作栽培床,利用定植板将作物幼苗定植于栽培床中,营养液在栽培床的底面作薄层循环流动,使根系既能不断吸收养分、水分,又能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供应,因循环流动供应的营养液呈极浅如膜的液流故被称作营养液膜栽培。栽培床的宽为100 cm,高为70~80 cm,长度自定,多用于栽植叶菜类作物,栽培株距为20~25 cm。和其他无土栽培方式相比,营养液膜栽培有如下特点:①结构简易,只要选用适当的薄膜和供液装置,即可自行设计安装;②投资小,成本低,营养液的供应量小并且容易更换,设备的清理与消毒为较方便。但是,这种栽培方式亦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对栽培床的坡降要求严格,如果栽培床面不平,会影响诸多数据,从而影响作物产量;②营养液流量小,浓度及pH易发生变化;③循环供液时每日供液次数多,耗能大,如遇停电停水,尤其是作物生育盛期和高温季节,营养液的管理比^困难。因此,基于以上问题,无土栽培装置的设计、安装及后期养护应和专业农业公司合作。

  本文用道家的“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比喻无土栽培中的温、光、水、气、肥,是为了更生动的来表达温光水气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简要分析了做好无土栽培的必要条件和技术,并简单介绍了无土栽培的常见模式,能够帮现代农业从业者进一步了解这个专业,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交流才能让无土栽培技术更专业、更完善的发展下去。

  [1] 施正香,李保明.动植物生产基础[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于春雷.切花玫瑰岩棉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5):145-147.

  [3] 蔡东宏,韦开蕾.我国椰子叶现状发展前景和对策[J].世界热带农业信

  要蔬菜品种营养液配方研究[J].北方园艺,2010(12):35-36.

  [8] 赵瑞,张玉龙,陈俊琴,等.椰糠对黄瓜穴盘苗生长法案于的影响[J].中国

  [9] 王敏,梁振深,肖日新,等.海南甜瓜椰糠基质栽培技术规程[J].广东农业

  [10]许如意,孔祥义,李劲松,等.不同基质对甜瓜育苗效果的影响[J].中

  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各种近郊的农业观光园、农业园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也让越来越多的非农企业开始涉足这一传统产业。农业观光园属于农业生产的一种体制创新,是由生态农业、园林绿化与生态旅游自然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类独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园。农业观光园集现代与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观光休闲于一体,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这也正是农业观光园在得以蓬勃发展之所在。但是在许多的农业观光园中发现缺乏特色植物的点缀。

  微型观赏南瓜独具观赏特色和较高的观赏价值,它已成为农业观光园的新宠。微型观赏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草本植物,其瓜颜色鲜艳,有单色、双色和三色相间等,果型趣巧、精致、形状奇特,可观性强,既能在露地、温室种植,又可用花盆栽培。郑州市蔬菜研究所为观光展示自2008年开始引进观赏南瓜品种,前已达48个品种。经过几年的栽培筛选出抗病性观赏性好的一些优良品种。目前,应用较多的品种有小巧玲珑的金童、玉女、龙凤瓢、麦克风、多翅瓜及瓜型稍大的福瓜半岛体育、佛手等,每个观赏南瓜零售价高达15~30元,是现代农业观光园中一个非常吸引游客的当家品种。

  微型观赏南瓜不但有较高的观赏值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在农业观光园中是非常吸引眼球的特色品种之一。虽然现在其普及程度不高,但是随着现代观光农业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型观赏南瓜也会根植于越来越多的农业观光园中,更会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现将微型观赏南瓜在农业观光园中的应用模式及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微型观赏南瓜适应性较强,属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条件下有利于雌花的生成,其发芽适温为25~30 ℃,生长适温为20~32 ℃。在南方夏季应用遮阳网遮荫,防止太阳曝晒。露地、温室、盆栽均可,这几种栽培方式在农业观光园中都可以采用,可以结合实际条件选择1种或几种方式进行栽培。栽培微型观光南瓜需要一些必备的设施,无论是露地还是温室都离不开棚架。在实际应用中采用竹子设计制作出大小高低不一、形状各异的竹艺棚架。常用的有廊架、屋顶式架、五角或六角亭式架、井形架、圆形架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设计制作不同形状的竹艺棚架进行栽培。盆栽主要采用的是铁架或竹架,采用25 cm×35 cm的花盆栽培,可以按此规格制作适合的铁架,铁架也可以做成别具风格的不同造型;竹架也可以专门制作,这样主要是方便规模化栽培使用。

  微型观赏南瓜露地栽培中常用的主要是廊架栽培。可以搭建竹质或钢铁等不同材料的棚架,高2.0~2.5 m,宽2~4 m,长不定。棚架做好后,可以双边或单边栽培同一品种的观赏南瓜,株距40~50 cm。土壤应选择土质肥沃的中性土壤,土壤pH值为5.5~6.8,富含有机质,并且周边100 m内未种其他南瓜。露地栽培若不同品种种在一起极易串花变种,为了保证微型观赏南瓜的品种特性和观赏效果,不建议露地进行多品种栽培。

  温室栽培可以采用不同造型的棚架,可以用基质栽培或土壤栽培。温室可以周年栽培,一般1年2茬,春季和秋季各1茬。春季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3月中上旬定植。秋季8月中上旬播种育苗,9月上旬定植。早春育苗时要注意保温,有条件的可以加温。秋季高温季节主要是遮荫,控水控肥防徒长。基质栽培主要是在棚架的定植区做栽培槽,栽培槽宽40~50 cm,深50 cm。在栽培槽内填入已消毒的基质。栽培方法可以参考观赏南瓜无土栽培技术。土壤栽培主要是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平均施有机肥1 kg/株、复合肥25 g/株,深翻耙匀。单行种植,按株距40~50 cm定植。

  盆栽的优点主要是移动方便,可以露地或温室摆放。道路两侧,或者温室内的零星空地皆可以单个品种或者花色品种组合摆放。不但增加了观赏效果,而且非常方便移动,布局造景。盆栽也可以采用基质栽培或者土壤栽培。

  定植后浇1次定根水,以小水浇透为宜,3 d后轻浇1次缓苗水。2~3 d后浅锄1次以利根系呼吸和保墒。以后的水分管理以见干见湿为宜,可适当控水。生长旺盛期需水量较大,夏季可以视墒情每7 d浇水3~4次;秋、冬季可每7 d浇水2次。生长后期,主要是南瓜老熟期,可以逐渐减少浇水次数。

  观赏南瓜是喜温作物,适宜生长温度25 ℃左右,要求棚内温度控制在15~30 ℃,低于15℃时盖保温被保温,有条件的可以加温[1];温度高于30 ℃时开窗加强通风,夏季高温季节必要时可以开风机、湿帘(温室栽培)并在棚顶加盖遮阳网降温。

  定植1周后随水冲施3%的复合肥水溶液;抽蔓开花前每周浇1次3%复合肥水。开花至结瓜期间要控制水肥。一般坐2~3个瓜后,追施复合肥15 g/株、有机肥40 g/株,方法是在距茎基部25 cm处穴施或条施,施后进行浇水[2]。盛瓜期、采收期视植株坐瓜情况和叶色变化再追施1次肥料,方法同上。

  一般9:30开始授粉,如果太迟授粉,花粉会失去活力;太早授粉,花粉未散,均会影响坐瓜率[3]。应选择当天开的雄花,除去花冠后,将雄蕊的花粉撒到雌花的柱头上。

  当苗高25~30 cm时上架(盆栽)或吊绳引其向上生长。南瓜生长过程中侧蔓较多,但观赏南瓜以主蔓结瓜为主,所以植株1 m以下的侧蔓要及时全部摘除[4]。为增加结瓜数,可在主蔓上棚架后可多留1~2条侧蔓;为使植株紧凑且具有观赏性,应剪除影响株形的侧枝。

  观赏南瓜易生白粉病、病毒病,易受蚜虫和螨类为害[5]。防治白粉病可选用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粉锈宁15%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40%乐果乳油800~1 000倍液或蓟蚜清1 000倍液喷雾;防治螨类用73%克螨特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雾;喷药时要均匀喷洒叶片正反两面,以提高防治效果[6]。

  [1] 曹健松,谢伟平,潘启取.几种观赏南瓜温室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01(7):14-15.

  [2] 孙少龙.观赏南瓜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08(6):25.

  [3] 武英霞,沈军,郝峰鸽,等.观赏南瓜有机栽培基质配方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9(2):83-86.

  [4] 金秋琼,倪惠强,陆建萍.温室观赏型南瓜栽培管理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2(4):90,119.

  对于玉米新品种选育工作和高产栽培技术而言,其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因地制宜选择更为优秀玉米品种进行种植,还可以帮助农民利用有限的耕地更多赚取经济利益,这对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在本文的研究中,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主要从玉米的选育过程与产量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探讨,而在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过程中,则主要从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

  对于荣科玉789玉米品种的选育工作而言,它从2007年就已经开展并进行预备实验,并且在这么多年的选育与研究工作中,荣科玉789的品质与产量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在荣科玉789的选育工作中,品种选育人员首先对母本进行了长达8的自交选育工作,最后确定H59为最终的选定母本,而父本则是在历时3年并经历4代自交后选定为H11。母本H59与父本H11都具有稳定的遗传性状,而荣科玉789则是母本H59与父本H11杂交产生的最终品种。根据大量的研究可以得知,由H59与H11杂交而成的荣科玉789不仅在苗期就可以体现出较好的长势,而且在成长的过程中变现出来了较好的抗倒性与经济性,因此成为了当下较为热门的玉米新品种之一[1]。在荣科玉789的产量和性状试点实验中可以得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荣科玉789的产量普遍可以比普通低产玉米品种产量提高75%~80%,并且在个别实验田中还可以实现近12000kg/hm2,可谓是效果喜人。

  在沃玉3号的品种选育工作中,其选择的母本是M51,M51来自于美国的杂交品种——X1141,X1141在引进之后通过南北繁育,最后形成稳定的M51。沃玉3号的父本是VK22-4,其来自于VG187-4*k22的多代自交。根据相关研究可以得知,沃玉3号的生物特性相比于大丰26而言较好,这是因为在研究的过程中,沃玉3号的出籽率可以达到近88%,组蛋白与脂肪含量分别可以达到11.22%与4.63%。而在产量方面,沃玉3号的实验田实现了连续三年的增产,并且增产的幅度在6.8%~14.9%之间,由此可见,沃玉三号同样也是当下玉米品种的优良种植选择之一[2][3]。

  不论是荣科玉789还是沃玉3号,其高产目的的实现除了依靠优秀的生物性状之外,还需要依靠人工的各项高产栽培技术,因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是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的。

  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中,田间管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田间管理的工作中,农民不仅需要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对玉米的长势进行判断,还可以根据判断的结果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在不同的时期对玉米进行追肥、除草等工作。一般情况下,在玉米播种之前,农民需要选择合适的除草方式对田间的杂草进行处理半岛体育,以防玉米种子生长过程中,田间的杂草与其争夺营养。其次,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农民需要对玉米使用适当尿素进行追肥,而对于生长态势较弱的其他玉米植株而言,农民可能还需要进行二次的追肥工作。当然,在进行田间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如果气候较为干旱,农民还需要及时的浇水,以防止玉米植株提前出现早衰、干枯等问题[3]。

  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任何农作物的栽培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玉米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里,建议农民能够选择以预防工作为主、治理工作为辅的防治模式,以减少农药等化学物品的使用。与此同时,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农民主要需要对棉铃虫、小斑病、玉米螟、丝黑穗病半岛体育、纹枯病等几种病虫害进行防治。

  在玉米品种的种植过程中,播种与密植工作是基础的工作之一。在播种与密植的过程中,农民不仅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海拔、水源、环境等多种因素,还需要对播种密植的密度进行科学的考量。一般情况下,播种密植需要保证玉米植株的整齐与均匀,在播种密度的选择方面,建议玉米植株间的行距能够在65至75之间。

  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是保证玉米产量的主要工作之一,因此,不论是玉米品种的研究人员还是玉米品种的种植人员,都需要不断提高对这些工作的重视程度,以保证相关技术能够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更好的应用下去。

  [1]宋雷,缪玲敏,宋雨,等.荣科玉789玉米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14(12):54-55.

  [2]蔡成雄,陈荣丽,蔡治荣,等.糯玉米新品种玉糯520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2014,33(6):97-98.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果树栽培情况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果树栽培技术的管理及应用与整个果树栽培的质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给果农带来的收益也有着直接的影响,由此可知果树栽培技术的管理尤为重要,想要使果树栽培得到更好的管理,就务必要加强对果树栽培技术管理的重视。

  在果树栽培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病虫害问题,给果农造成严重的损失,当果树出现病虫害后,很多果农为了有效解决病虫害的问题,都会选择喷洒化学农药,虽然通过化学农药可以有效解决病虫害问题,但是对果树栽培以及果品的质量却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化学农药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在喷洒的过程中会给果农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所以,病虫害防范技术的选择不当会严重阻碍我国果树栽培的发展。

  果树在栽培中,其选址和环境的处理对后续果树的生长及生产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果树在生长的过程中对周边的环境会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尤其是周边环境土壤的肥沃度、含水量、水资源质量以及光照等都对果树的栽培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果园选址及环境处理在果树栽培中尤为重要,但是很多果农为了减少自身栽培成本的支出,经常会忽视果树栽培中果园的选址和环境的处理,部分果农还会在果园选址后不对其环境进行合理的处理,这样就会极大程度的增加果树栽培技术管理的难度,由此可以看出,果园的选址及环境的处理技术务必要进行提升。

  想要有效提高果树栽培技术的管理,就务必要充分了解果树栽培技术管理措施对果品安全的影响,只有充分了解后,才能更好地完成果树栽培技术管理工作。

  对于果树栽培地址来说,对果品的产量及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所选的果树栽培环境被严重污染,就会导致后期过程中所含的重金属含量超出标准要求,甚至产生有害物质。由此可知,果树栽培的选址尤为重要,不但要对果树栽培周边的环境进行考察,同时要对果树栽培周边的水资源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

  果树在栽培的过程中其苗木品种的选择尤为重要,并且苗木品种的选择也是果树栽培技术管理中的一部分,在选择苗木品种时,应该根据种植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应该选择一些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果从其他地区引进苗木品种,务必要加强检疫环节的重视,将一些病苗进行剔除,并对病苗的生病部位进行修剪,选择合适比例的消毒液对苗木进行消毒,将浸泡后的苗木进行栽种,从而保证苗木的存活率。

  在果树栽培的过程中,果农往往选择一些含有过多氮素的化肥,而氮素化肥在土壤中极有可能出现毒副作用,使果树栽培周边的土壤受到负面影响,严重的还会通过地下水流到河流中,污染水资源,另外,使用含有过多氮素的化肥会使果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使果品的质量降低。

  化学农药是果树栽培中去除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之一,虽然其效果明显,但是化学农药的使用会对果品造成严重的危害,另外,化学农药在喷洒后,只有极少部分会附着在树干上,而其他大部分都会扩散到空气中,会给果农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尤其是一些性能不稳定、毒副作用强的农药,在被人体吸入后较难排除,这样就会加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产生严重的影响。

  想要使果树栽培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证果品的质量和产量,就务必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而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绿色环保理念的出现也给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就目前我国绿色生态病虫害防治技术来说,通常会选择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病虫害的生物特点以及物理特点来对其进行防治工作的开展。通常大多果农都会选择敌百虫来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但是敌百虫这种喷剂会对环境及果农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为了达到绿色生态的要求,可以选择Bt杀虫剂来进行,还可以通过在树干上涂白的方式,这些病虫害防治技术都属于绿色生态技术的一种,不但可以减少化学药物对环境的污染外,还能有效达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目的。想要将绿色生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其中,相关部门务必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将绿色生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到果树栽培过程中,从而取得不错的效果。

  为了保证果树栽培的存活率,果农一定要在果树栽培地址的选择上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选择。对于科学合理的选择方法来说,就是将种植环境周边的水资源、气候条件、光照时间以及地形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结合,并对其进行考量,而这一环节也相对有一些难度,尤其在果农方面更是一窍不通,在果农果树栽培的过程中就应该将科学合理的地址选择方法传授给果农,使果农对果树栽培技术充分了解,从而在后续的种植中则可以省掉很多麻烦。

  对于果树栽培技术管理措施来说,科学合理的土肥施用以及管理技术尤为重要。很多果农都在农村中生活,而农村中很多物品都可以作为绿色化肥的原料,通过时间的侵蚀,就可以作为绿色的农家化肥,使用农家化肥其最主要的好处就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尽量减少化学肥料的应用,另外,果农务必要充分了解科学控制施肥的时间的技能,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管理人员以及地方政府等应该对果农进行帮助,组织果农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活动,让果农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施肥的时间,同时根据不同果品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肥料,使果农所种植的果树施用绿色肥。另外,还可以选择微生物肥,也可以对果树栽培周边的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由此看来,科学合理的制定土肥使用以及管理技术,才能更好地保证果树栽培的健康成长。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探讨,得到果树栽培技术管理措施对果树种植的重要性,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果品绿色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果农务必要加强果树栽培绿色技术的应用,同时相关技术人员也要将绿色、高效、低成本、高回报作为技术研究重点,提高果品的产量,为果农带来较高的收入。另外,果树栽培技术部门要不断将栽培技术进行宣传,让果农了解到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加大技术研究的力度,从而推动我国果树栽培技术管理的健康发展。

  [1]卢忠玲.果树栽培技术要点与栽培管理措施[J].农技服务,2017,34(3):114.

  [2]王书征,赵娜,祝一凡.果树栽培技术要点与栽培管理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6(3):32.

  [3]陈秀娟.果树栽培技术要点及栽培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2016(12):128.

  我国目前的设施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不够,在温室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发展滞后。另外我国设施农业中农业机械化的程度非常低,存在设备简易和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的突出问题。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也严重缺乏,使得农户技术水平低与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

  设施农业的组成包含塑料大棚、温室和工厂化栽培三种不同的技术层次。目前发展和应用最多的主要是塑料大棚、温室大棚和连栋温室,也有少量采用先进工程技术的智能型温室和大型温室。这反映出现阶段设施农业的技术水平,而智能型温室则更是代表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设施农业的最高技术层次。

  设施农业机械就是指适合设施农业耕作、栽培和收获等农艺特点,并主要在各类设施中工作的农业机械。国外对温室中作业机具进行了系统的开发、研究、推广和应用,许多作业项目都已实现了机械化。我国设施农业起步晚,设施农业机械发展缓慢,应用配套水平也不高。设施农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这是我国综合设施技术中的薄弱环节。

  我国设施农业机械所需作业机具有些还是空白,而设施或大棚内的耕作机械更是用户急需的,现有产品的机型不多,应用不够普遍,多为借用现有的露地用小型耕耘机械,其存在适应性差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而且作业质量也不稳定。近几年针对温室大棚等特殊耕作环境研制生产了一些小型耕作机械,有的微耕机还设计有多种作业功能,这就考虑了兼顾露地作业使得机械的使用效率相对提高,但是还存在喝多问题使其不能很好地推广。如外型尺寸及结构质量大,操作不灵便。特别是从露地简单转移到大棚内的机械,在设施内转向和转移都十分困难,而且边角地带无法工作,漏耕现象严重。另外,还存在生产率低,适应性差的问题,当土壤含水率较高时其碎土性能就会变差,耕作阻力变大。

  设施内作物的栽培方法各种各样,与之配套的作业机械也各有特点,各不相同,以下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配套栽培机械。

  目前的配套机械主要有穴盘育苗及钵盘育苗设备、高效机械化制钵机等。移栽机能保证移栽深浅一致、间距均匀,有利于作物成活和生长。很多国家的小型移栽机广泛应用于设施内作物的栽培,我国目前尚无此类小型移栽机。国家通过机械化育苗移栽工艺和机具设备的研究已研制成功自动钵苗移栽机及配套高效机械化制钵机,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但目前还不能进入设施内作业。

  地膜作物精播机和施肥铺膜播种机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也仅限于露地作业。国产穴盘播种机主要是真空吸附式播种器,播种精度不高,而且大多数穴播机不能满足播种时行距和穴距可调的要求,急需开发小型精密或精量播种机,能达到行距、穴距及播深可调且控制准确适应设施内的作业要求。育苗播种成套设备配套的高效机械化能够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有利于培育健壮的钵苗。

  与耕作及栽培有关的配套设施农业机械还有地膜回收机和农作物嫁接机等。机械回收残膜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保护设施内土质使其符合环保要求。而合理嫁接可培育优良品种,生产名优产品,有效提高设施栽培效益。目前我国的这些配套机械的研制还处于起步试验阶段,应用还不广泛。

  各地资源状况、气候条件、生产水平和耕作制度有差异,所以各个地方应该分别针对不同类别设施农业的发展要求,科学规划了本地设施农业的发展战略。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应在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注重与设施农业的特殊农艺紧密结合,近期的研究方向及发展重点有以下几点。

  设施农业机械要求机体和质量小、动力足,操作舒适,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原理,这样才能有效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尽量减少发动机对设施环境的污染。

  要求配套机具性能稳定,工作可靠,操作方便,更换便捷,能分别进行旋耕、犁耕、开沟、做畦、起垄、筑埂、中耕、培土、铺膜、打孔、播种、植保、灌溉和施肥等多种作业,操作手柄能上下左右调整,以适应设施内的工作条件并方便田间转移。

  在机械化育苗移栽工艺和机具设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该着重研究与微耕机配套的小型钵苗移栽机,先以半自动机型为主,逐步向标准化、系列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针对设施农业的需求,研制适合设施内作业的小型精密或精量播种机和地膜回收机。要求能达到精播机行距、穴距及播深可调,且控制准确,能适应设施内的作业。兼顾露地作业,作业机械可用于蔬菜露地、苗圃及果园的作业。

  由于设施农业的环境由人工控制,条件比一般大田简单得多,智能化仪器、设备和机器等人工智能技术得到普遍应用,所以智能化系统有可能在智能型温室中率先实现。智能型设施农业机械大量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使传统机械无法作业的项目实现了机械化。未来农业工程的发展重点是农业人工智能化。智能化技术在设施农业上的研究运用将直接推进智能型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使设施农业整体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

  研发推广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温室结构及其配套设施、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对环境污染清理和控制装备、农产品冷藏保鲜设备的推广应用。各地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包括技术培训和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完善监测系统,加强对设施园艺生产作业过程的监测和对设施养殖室环境建设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设施农产品的卫生质量监测,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设总体而言,我国设施农业的科研投入力度不足,技术创新不够,在温室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创新技术很少。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比较滞后,设备比较简易,环境控制能力差。另外我国农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农户技术水平低,这与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目标还相差甚远,所以加强机械化管理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任重而道远。[科]

  [1]罗炳兰.加快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之我见[J].北京农业,2011,(09).

  农田覆盖地膜后,可使土壤充分获取并蓄积太阳能,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具有明显的土壤增温效应和农田保水作用[1]。有试验表明,地膜覆盖能使地表温度提高0.4~7.3℃,地下10cm深处提高0.9~5.0℃,从而满足了种薯萌发和根系生长对温度的要求,并能促进植株营养器官快速生长,延长生育期限,有利于结薯。另外,由于地膜覆盖免去了风、雨对土壤的侵蚀和中耕等人为的践踏,使得土壤中水肥气热等状况得到改善,加强了土壤生物活性和微生物活性,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加速了有机质分解,并能抑制杂草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2-6]。

  地区辐射强烈,年太阳辐射总量达7000~8000MJ/m2,光合有效辐射总量3000~3400J/m2;日照多,年日照时数达2800~3300h;年降雨量251.7~580.0mm,雨量多集中在6―9月份,夜雨率约为65.5%,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种植[7]。紫色马铃薯中花青素含量丰富,可作为提取花青素的原料。花青素对致癌物有抑制作用,还可抗氧化。为此,笔者以黄、紫马铃薯作为试验材料,了解这2种马铃薯在林芝的适应性,探讨其在林芝作为特色食品进行开发的可能性。

  1.1 试验区概况 本试验于2016年进行,试验地位于农牧学院实习农场,土质主要为沙壤土。林芝市年降雨量650mm左右,年均温度8.7℃,年均日照2022.2h,无霜期180d[8]。海拔3000m左右,温度偏低,昼夜温差大,无霜期180d,年降雨量650mm,多集中在6―8月份。

  1.2 材料 试验材料为搜集的云南当地马铃薯农家种:黄皮马铃薯与紫皮马铃薯。黄皮马铃薯黄皮、黄肉,芽眼较深;紫皮马铃薯紫皮、紫肉,芽眼较深;2种马铃薯薯皮光滑。地膜:无色透明,幅宽1m。

  1.3 方法 穴播,施与适量草木灰,施入1425kg/hm2油菜籽油饼粕。自种子放置处15cm两旁铲土进行覆盖,每小区面积为4.2m2,行距0.6m,株距30cm,垄高40cm。记载马铃薯各出苗率、生育时期,达到收获标准后,产量按每垄单收计产(单位kg),每小区考种5株,求平均值,计算经济产量(块茎产量)。

  2.1 出苗率 播种后25d左右开始出苗,出苗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4个处理的出苗率平均达到90%,其中2种皮色的马铃薯露地栽培下均达到100%的出苗率,而地膜覆盖的则相对较低,最低的是紫皮地膜栽培马铃薯,仅为78%。可能原因是林芝市土壤为砂壤,春季干旱,但仍有降雨,露地栽培马铃薯仍能接收雨水,而地膜覆盖的垄则无法吸收雨水,又因为温度高于露地,导致干旱更甚。幼苗破土初期不能及时发现,且中午阳光强烈,覆膜情况下,又增加了土壤内的温度半岛体育,不及时破膜就会造成幼苗被太阳灼烧死苗现象。

  2.2 生育时期 通过试验发现,不同皮色马铃薯的生育时期是不同的,不同栽培方式下生育时期也有变化,具体见表1。由表1可知,两种皮色马铃薯露地栽培出苗时间与林芝当地马铃薯出苗时间相近。黄皮马铃薯平均出苗期为26d,紫皮马铃薯平均出苗期为25.5d,出苗最迟的是紫皮、覆膜马铃薯。在覆膜情况下,出苗时间没有提前反而推后,可能与前期土壤含水量有关。出苗-出苗终,黄皮马铃薯这个时期不论覆膜与否没有变化,而紫皮马铃薯则表现为覆膜情况下相对迅速,比其露地栽培的提前了5d,比两种马铃薯平均天数少了近3d。在出苗完成后的各生育时期中,覆膜马铃薯比露地栽培的生育时期短,其中紫皮、覆膜马铃薯生育时期均是最短的。

  o论露地还是覆膜栽培,紫皮马铃薯的生育时期(平均116.5d)短于黄皮马铃薯(平均126d);覆膜的马铃薯生育时期均表现为缩短,早熟效果较明显,尤其是覆膜的紫皮马铃薯,比露地栽培的紫皮马铃薯生育时期提前13d。这可能与2个不同材料本身的遗传性状有关,也与其适应覆膜栽培有关。

  2.3 产量性状 不同栽培方式的马铃薯于8月中、下旬收获,产量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以上2种皮色马铃薯在林芝市可以正常成熟。黄皮马铃薯平均株高为49.3cm,紫皮马铃薯平均株高63.4cm,紫皮马铃薯比黄皮马铃薯平均高出14.1cm。黄皮马铃薯露地栽培无大薯,而覆膜栽培时则有7.5%的大薯和27.5%的中薯,说明覆膜栽培时,提高了大、中薯率。紫皮马铃薯无论露地还是覆膜栽培均无大薯和中薯,但覆膜栽培下小薯率高于露地栽培27.6%,说明覆膜情况下薯块有增大趋势。从产量上看,黄皮马铃薯产量(平均为12053.7kg/hm2)比平均产量(11940.45kg/hm2)高出113.25kg,紫皮马铃薯(平均为10719.6kg/hm2)产量则比平均低了1221kg,且无大、中薯。以上2种皮色马铃薯产量与当地马铃薯产量持平。

  3.1 结论 (1)这两种云南不同皮色的马铃薯在林芝市可以正常成熟。(2)黄皮马铃薯出苗率略高于紫皮马铃薯;露地栽培时出苗率高于覆膜栽培。(3)覆膜栽培马铃薯比露地栽培的生育时期短,且早熟效应明显。(4)覆膜栽培马铃薯株高高于露地栽培;生育期短于露地栽培;产量高于露地栽培,且马铃薯产量性状好于露地栽培。

  3.2 讨论 地膜马铃薯栽培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新型栽培方式,它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做法都与产量高低和品质的好坏有着不同层次,不同的程度的牵连和影响。覆膜可加快养分转化速率,让土壤及时地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养分。产量和品质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最终产物。所以要种好地膜马铃薯,必须要因地制宜,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方法来进行标准规范化的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地膜马铃薯栽培的高产优质增效的特色[10]。彩色马铃薯是马铃薯栽培品种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与普通黄色品种相比具有特殊营养价值,有抗氧化功能、调节脂质代谢功能、抗癌活性及其他生理活性[11]。其产量与本地相比虽然没有优势,但从其特殊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方面考虑,可以引种彩色马铃薯,不仅可以提高种植户的收入,也能丰富林芝饮食消费市场。

  [1]刘健.地膜覆盖种植技术问答[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水建兵.干旱区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8,12(5):61-63.

  [3]陈宗栋.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示范总结[J].耕作与栽培,1986,6:03-24.

  [4]封小东,陈延祥,王雪红,等.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67-70.

  [5]马爱国.马铃薯覆膜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1,6:26-30.

  [7]戴相林,廖文华,卓嘎,等.地区马铃薯综合利用前景及发展对策[J].中国马铃薯,2014,1(28):57-60.

  [8]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林芝灵芝[J].标准生活,2015(12):92-96.

  [9]盖钧镒.作物育种学各论[M].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10]贺有田.浅析地膜马铃薯栽培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0(1):174.

  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由于光能利用率高、通风透光能力强、抗病能力强、成熟度提高,其水稻产量比常规移栽法增产15%左右。高光效栽培不仅解决了河蟹生长中光照不足的问题,还扩大了活动空间,又因通风透光好、无污染,所以河蟹发育良好且有增收。普遍推广此农业技术给广大农民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途径,并且农药和化肥使用量非常少,对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都有好处。

  1 选用优质、抗逆、分蘖能力强、高产的偏大穗型优良品种,生产绿色有机大米

  这项技术选择通过国家审定的、生育期适宜的当地主推优良品种吉粳81、通禾857(超级稻)等,这些种子有着良好的抗病能力和抗倒伏能力,即使在有洪涝灾害的情况下也能够屹立不倒,为农民减少气象灾害方面的损失。同时,良好的抗病能力也能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利于生产绿色有机大米。

  2 水稻高光效栽培光能利用率高、通风透光能力强,利于水稻和河蟹的生长发育

  水稻栽培行向为西南―东北向,角度为磁南偏西20°。水稻栽培行为通风透光大行与栽植水稻小行组成的组合行,通风透光超大行行距60 cm,栽植水稻小行行距20 cm。在栽植水稻小行上种植2行水稻,株距为15~18 cm。由于通风透光能力增强,所以抗倒伏能力、抗纹枯病、抗稻瘟病等抗性都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水稻高。放养密度为112.5~150.0 kg/hm2(每1 kg蟹苗200只左右),插秧后15 d及时放入大田,此时的活动空间和生态环境条件均利于河蟹生长。此种栽培模式下,土壤环境明显改善、容重降低、含水量增加且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1-2]。

  水稻高光效栽培能够充分利用12:00―14:00的光照,宽行全株照射时间比常规栽培时间增加3 h,地温比常规栽培提高3~4 ℃,从而使得光合作用增强、生育进程加速、有效分蘖增多且穗大、成熟度提高,低温冷害的年份也收获颇丰。同时,河蟹也能够充分吸收水稻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从而利于河蟹的生长发育,增加河蟹的体重[3-4]。

  稻田养蟹充分利用了稻田中水位较浅、水温温度较高、溶氧量充足、饵料丰富等特点,能够为河蟹提供极佳的生长环境,所以河蟹肉质更加鲜美。

  稻田施肥最好使用有机肥或生物肥。稻田旋耕前施有机肥3 t/hm2和生物磷钾肥(硅酸盐钾)60 kg/hm2,缓青肥和追肥少用勤施。出穗前40 d左右,在进入分蘖盛期时补肥(生物肥700 mL/hm2),并且在出穗前25 d左右施穗肥(生物肥700 mL/hm2)。在插秧前3~5 d,使用果尔(24%乙氧氟草醚)封闭除草,用24%乙氧氟草醚乳油750~1 000 mL/hm2,平耙后田面喷洒,水层3~5 cm,保持3~5 d后插秧;或者用25%恶草酮,在插秧前2~3 d泥浆尚未沉淀时施用,用量1 500 mL/hm2,甩喷施用,保持3~5 cm水层48 h。

  河蟹主要以杂草为食,能及时清除大部分水田杂草(单子叶、双子叶杂草),同时还要结合田间管理进行人工除草,特别要清除稗草。

  河蟹放养前用生石灰975 kg/hm2带水15 cm消毒,以补钙为目的在大田泼洒生石灰300 kg/hm2。农家肥施用过程中及时补充土壤中硅的含量(草木灰),可以有效预防稻瘟病、细菌性褐斑病等病害。一旦发现负泥虫,用人工扫除。水稻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基本上不发生病虫害,同时该项技术可有效防除杂草。实行科学管理,解决稻蟹共生中的矛盾,形成稻蟹共生互利的高效生态系统,使二者都有好收成。

  在2016年延边地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罕见洪灾情况下,在水稻高光效栽培方式下依旧获得了丰收。

  综合分析,此项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产出的稻谷是绿色优质米,价格比一般稻谷高1倍。

  利用水稻高光效栽培方式,全面开展养蟹产业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与服务后,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减少了对稻田和土地的污染,符合国家要求的绿色发展农业的倡导,也使我国广大农民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1] 李应森,何文辉.河蟹养殖新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 文静,戴维,侯锡学,等.三维立体强化栽培密度和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2(1):183-187.